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碧华、实习生李以晴 顺德报道

“要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需要通过研发和技术创新,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让大家都能够用得起、用得好。”两会前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到。

今年,第一次当选人大代表的钟铮关注到提升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对此,她提出了升级家用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解决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卡脖子”等问题的建议,从节能降碳、掌握核心技术等角度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用空调仍需节能降碳

我国是全球家用空调制造和消费大国,连续几年产量超过3亿台套,在全球的占比已连续多年高于80%,空调社会保有量超过5.4亿台,是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据悉,2021年我国家用空调出口创汇80.83亿美元,吸纳就业近200万人。2022年,我国家用空调出口6121.1万台;出口金额达129.亿美元,同比上涨6.2%。

但与此同时,以家用空调为主的制冷用电量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5%以上,年均增速近20%。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国家持续推进“双碳”目标,绿色电力比例提升,家用空调面临节能降碳的转型问题。

“实际上家用空调现在的能效指标体系,在碳的排放上面只应用了用电这一个指标,但是空调的碳排放还包括冷媒的排放。”钟铮指出,在当前绿色电力的推行中,冷媒所产生的碳排放比例正在上升,如此一来,目前的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就显得片面且不系统。

我国空调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占比逐步下降,但制冷剂的占比却逐步上升。与此同时,HFCs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管控进程一直在加速。最晚到2027年,应用R32等制冷剂的空调将无法出口到欧盟地区。不难预计,我国家用空调的内需和出口市场都将面临减少HFCs产品销售的巨大压力。

为升级家用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钟铮提出:一方面要修订家用空调产品能效标准(GB 21455-2019),优化空调节能降碳评价指标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丰富家用空调能效标识涵盖的内容和信息。

对于企业来说,新的评价指标意味着研发上的进一步投入。“任何一种新技术在初期投入研发的时候,都是要付出很高成本的。”对于建议是否会提高空调生产门槛、带来行业新一轮洗牌的疑问,钟铮表示,“初期在新技术上的研发是企业应该投入,这也是企业应该尽的社会责任。”她预计,未来随着全社会都广泛接受使用之后,成本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步被消化掉。而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调整意味着产品质量的提升,“所有的用户都能够用到更节能环保的产品。”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指标体系的调整,能够敦促企业主动去做更加节能的冷媒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钟铮预计,由于国外对环保的要求更高,家用空调的出口在未来可能会存在一定压力;同时对国内来说,双碳目标的提出也要求企业进一步实现绿色发展。她也希望国家能够修订这个标准,通过国家政策的牵引去促进企业往更加环保的冷媒技术的应用方向发展。

推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

当下“机器人革命”正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机器人产业已上升至国家级战略层面。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长期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制定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国家战略规划,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开始步入快车道。数据显示,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358起重要投/融资事件,已披露的融资金额总计在400亿元至500亿元。作为衡量智能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也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但由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加上相关技术封锁等原因,与精度、速度、带载能力、寿命等相关的核心技术和部件成为“卡脖子”难题。

其中,工业机器人中成本占比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核心零部件减速器,约75%的精密减速器被日本企业垄断,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最突出的“卡脖子”问题,威胁到产业供应链安全。而国内减速器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呈现投入大、周期长、行业规模小、行业壁垒高、高端人才匮乏,企业从事自主开发的动力不足的特点。

针对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安全问题,钟铮建议:出台财税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快速建设;二是鼓励国产化应用,形成行业生态;三是激励技术攻关,打破行业壁垒;四是专门针对精密减速器等产业出台持续性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引进国际顶尖人才。

据其透露,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未来有望通过工业机器人赋能众多行业。而在产业资本推动下,国产机器人技术研发实力有望迈入新台阶,帮助下游应用市场解决更多制造痛点,不断提高我国智能制造水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