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 实习生 许哲 上海报道在特应性皮炎(AD)这一疾病负担日益沉重的背景下,对于该疾病治疗也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如此也带动了特应性皮炎疾病治疗的创新发展。目前,包括赛诺菲、辉瑞、艾伯维等在内的跨国药企均在布局这一市场。这也使得市场竞争激烈。
其中,据赛诺菲公布2022年财报,年度总收入达427亿欧元,其中,AD治疗药物度普利尤单抗在全球销售了82.93亿欧元。赛诺菲直接预测:2023年这款产品将突破百亿欧元,将成为赛诺菲最重磅的单品。
随着今年3月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启用,作为一款针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有机会在“医保放量”中突出重围。如此,在发病人群规模日益扩大以及日益增长的治疗需求背景下,AD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是否会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也备受关注。
(相关资料图)
对此,有证券公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特应性皮炎市场的广泛需求下,药企研发兴趣也是愈发浓厚,随着不断有创新药获批及医保落地,在特应性皮炎治疗领域也有望出现像修美乐(编者注:修美乐有“全球药王”之称,年销售额超200亿美元)这样的畅销药物。”
上述首席分析师指出,随着各家药企在临床适应症的不断增加以及市场的不断扩张,特应性皮炎市场规模将进步一不扩大,特别是在国内首个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医保落地加持下,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市场将成为一大红海。
AD市场需求较大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被称为皮肤科的“头号”顽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在不同的年龄段,患者还常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并发症。据现有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高达6900万的AD患者,而中重度患者有1900万人,并且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史玉玲介绍,特应性皮炎引发的皮损往往表现在头面部、颈部等外露部位,让不少患者陷入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而且特应性皮炎不同于银屑病,AD带来的皮肤剧烈瘙痒更为明显,甚至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社交生活。
行业相关调查结果显示,63%的患者每天承受12小时以上的剧烈瘙痒,55%的患者每周有5-7天睡眠受到干扰,75%以上的患者存在由皮肤开裂、结痂和渗液等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症状。特应性皮炎如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导致焦虑和抑郁以及孤独感。此外,另有调查显示,39%的患者对自己的外表感到难堪,6%的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和19.6%的重度患者有过自杀意念。由于其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其治疗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在临床需求之下,患者们对于治疗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临床上对于AD的治疗标准也在不断地提高。例如,在皮损清除方面,在临床上,患者皮疹严重程度指数改善比例(EASI)是评判治疗效果的标准,而“EASI 75”是既往AD针对皮损清除的常见标准。
史玉玲表示,“EASI 75”是使用药物后原有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能够改善75%,但目前不少患者还并不满足这一对皮损的控制程度。根据一项头对头研究结果显示,每日一次使用30mg乌帕替尼的患者中,有61%患者在第16周达到了EASI 90。
“90%的皮损清除意味着患者容貌有望获得显著改善,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其头面部和其他裸露部位的皮肤都能够恢复得与常人无异。在时下过于强调颜值的社会环境下,高皮损清除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缓解容貌焦虑,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自信心。”史玉玲说,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伴随特应性皮炎而来的皮损让她们的容貌外观被“扣分”,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对交友、婚姻、学业等方方面面的生活都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根据多个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显示,经生物制剂治疗后,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达到EASI 75,还有4%-14%的患者出现治疗不应答,甚至有近3成患者在同一个研究中出现复发。相比之下,乌帕替尼用药后1-2天就能观察到瘙痒的迅速改善,止痒起效快。此外,其缓解瘙痒的程度也比生物制剂更快更强,1周时两组的平均瘙痒缓解程度已有显著差异,16周时55%的患者WP-NRS评分降低超过4分(即最严重瘙痒数字量表相比基线改善≥4分,生物制剂组数据仅为36%。
而自药物上市以来,JAK抑制剂的价格对不少患者存在“门槛”。据了解,纳入医保后乌帕替尼的价格为2000多元,计算患者自付的比例,患者实际需要支付的部分将会更少,此外根据年龄的不同,其自付比例也会发生变化,而国家承担了大部分医疗费用,患者也因此能够负担得起。
如此,在乌帕替尼进入医保后,稳坐特应性皮炎“药王”宝座的度普利尤单抗地位是否会受到威胁,备受市场关注。
特应性皮炎规范化诊治成方向随着特应性皮炎诊断率与治疗率的上升,相关药物的使用率会不断加大,高效、安全的治疗药物市场份额更会显著提高,有望进一步助推提升特应性皮炎的规范化治疗及临床合理用药标准。
而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市场也成为近几年的兵家必争之地。目前我国特应性皮炎靶向药物治疗市场主要包括三大产品,分别是赛诺菲的生物制剂度普利尤单抗、艾伯维的JAK1抑制剂乌帕替尼,以及同为JAK1抑制剂的辉瑞阿布昔替尼。
实际上,一直以来,JAK抑制剂就被认为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医学研究方向之一。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多家药企正在布局JAK抑制剂,临床适应症覆盖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纤维化、银屑病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特应性皮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艾伯维乌帕替尼是国内首个获批的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也是唯一覆盖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全球现已获批的JAK抑制剂还包括,辉瑞Cibinqo、Incyte/诺华公司研究的口服、ATP竞争性、可逆的JAK1/2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Jakafi)、辉瑞JAK1/3抑制剂托法替布(tofacitinib,Xeljanz)、Incyte/礼来联合开发的巴瑞替尼(baricitinib,Olumiant)、安斯泰来(Astellas)富马酸吉瑞替尼片(peficitinib)、赛诺菲/新基高度选择性JAK2抑制剂fedratinib,Inrebic)等。在国内,目前布局JAK抑制剂的药企也有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微芯生物、泽璟制药等。
不过,此前JAK抑制剂也陷入了安全性争议,受到FDA的安全警告。2021年,FDA要求治疗某些慢性炎症的JAK抑制剂新增严重心血管事件、恶性肿瘤、血栓形成和死亡风险的黑框警告。但黑框警告风波似乎未对乌帕替尼的市场渗造成严重影响,2022年乌帕替尼收入为25.8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已然成为了艾伯维自免领域新的增长引擎。
对此,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欧思朗也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黑框警告来源于泛JAK抑制剂在长期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性风险。事实上,JAK抑制剂根据对不同亚型的抑制活性,可分为泛JAK抑制剂和选择性抑制剂。作为一类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包括JAK1、JAK2、JAK3、TYK2四种亚型,抑制不同的亚型将带来不同的疗效,安全性方面也有所不同。而乌帕替尼正是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这意味着对JAK1具有更强的抑制效力,在改善炎症的同时,可降低因同时抑制多个JAK亚型引发的不良反应风险,安全性更好。
“我们相信通过真实世界数据以及其他更新的临床试验数据,能够向美国FDA和中国NMPA进一步佐证产品的安全性。如果证实JAK1抑制剂(尤其是乌帕替尼)和其他的JAK抑制剂不一样,安全性可能更高,那么我们希望能够把警示拿掉,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欧思朗表示。
随着创新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聚焦特应性皮炎的规范化诊治也成为一大方向。史玉玲介绍,随着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门诊量快速增长,医院已成立针对特应性皮炎的诊疗中心和专家专病门诊。2021年3月份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就成立了AD特应性皮炎的诊疗中心,为患者提供从诊前、诊中到诊后全闭环的慢性管理服务,目前已有首批患者享受到本次医保新政落地后的首批处方。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更系统的一站式诊疗模式,包括诊断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健康宣教,以此来提升广大患者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信心,坚持规范化治疗,尽早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史玉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