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是赫赫有名的千亿级光伏企业天合光能的掌舵者,高纪凡的储能版图也在加速扩张突出重围。

作为储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是目前“光伏系”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自有电芯和PCS的公司。在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3》中,天合储能2022年的储能系统出货量位列国内第四。


(相关资料图)

作为一名光伏“老兵”,高纪凡结合他的商业经验与记者分享了如何冷静看待当下储能的爆火,以及在行业降本、产业链一体化、市场竞争格局中的观点和启示。

“在未来的几年中,储能行业既具有高速发展的特征,也会有调整的必然性。”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如此看待储能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高纪凡。资料图

行业调整具有必然性

光伏产业链在中国发展了近20年的时间,从跟随者到超越者历时十几年。行业的长周期性和围绕降本目标的技术进步,无一不预示、启发储能产业的发展路径。

事实上,见证过光伏行业的“三落四起”后,高纪凡对当下的储能热炒更为审慎冷静。他坦言,现在应该说光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新型储能的发展还仅仅处于第一个阶段。

他认为,目前储能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相当于光伏在20年以前,2003年到2004年的阶段。彼时,市场需求处于井喷阶段,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在这个阶段,技术得到飞跃。由于企业在研发上投入巨大,技术快速进步促使综合成本快速下降。

对于处在发展初期阶段的新型储能产业,高纪凡提到了当前的三大痛点,“必然会遇到政策环境不够完善,市场地位不够清晰,以及产品技术处在探索阶段等问题。”

在现阶段,新型储能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投资的企业众多。毕马威和中电联联合发布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提到,2021年之前,我国每年新成立的储能相关企业为三四千家。随着储能行业的迅速升温,2022年成立了3.8万家储能相关企业,这是2021年的5.8倍。

在高纪凡看来,目前储能行业主要参与的企业分为三种,一是原本从事光伏等新能源企业,二是上游原材料的企业延伸到储能赛道布局,三是从外部跨界而来,寄希望于在新赛道获得企业发展的机会。在这种多方参与的竞争格局下,高纪凡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要有基于长期品牌渠道和客户关系构建的终端优势,二是要有基于技术领先和成本优势的产品。

与此同时,他也提到,“在这个阶段,参与的企业中必然会出现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因此,行业过热必然会在某个时间引起洗牌,这是一个趋势。另外,技术的进步等因素也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行业发展。”高纪凡坦言。

去年8月,中国能建联合宁德时代和天合光能共同发起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首批单位包括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62家单位。

在采访中,高纪凡说明了这一行业组织成立的初衷。“以光伏行业作为参照,我们到了2010年才开始创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那个时候行业已经开始遇到了挑战。而现在,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相当于光伏发展到2004年的阶段。现阶段成立会更好地实施行业内部沟通协同,我们希望储能未来发展能够更健康一些,它的波动性对行业的负面因素少一点。”

储能降本有别于光伏降本

天合储能作为一家较早开始布局光储一体化的公司,高纪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把电芯和储能系统结合在一起,用这种系统性协同去构建面向未来的更高安全、更高寿命、更低成本的体系,是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去进行发展的。‘光伏+储能’在技术上实现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储能系统效率和经济性的最大化。天合之后会打通光伏和储能之间的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专业性与协同性的统一。”

“实际上,我们已经感觉到一体化所带来的价值。但是天合并不是实施简单的、封闭的一体化。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也会与专注储能电芯的供应商展开长期的战略性的合作。”他进一步补充道。

对整体储能成本下降,高纪凡秉持乐观的态度。

高纪凡再次以光伏作为参照,光伏技术的发展使得当前已实现平价上网。而通过技术的进步,到2030年,光伏成本有望再降一半,将会是整个常规能源的价格一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因此,未来储能的技术也会持续下降。“技术和产线工艺的快速进步所带来的降本成效显著。我们预见储能是走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降本的良性轨道上。”

不过,高纪凡也提到,储能降本实际上有别于太阳能电池的降本逻辑。“因为太阳能电池它是以半导体的硅电池为主体,能够享受泛摩尔定律的成本下降趋势。而储能是以电化学为主体的体系,它的降本逻辑和半导体不完全一样。电化学的储能体系,特别是锂电池,降本的逻辑既与上游成本下降有关,也与循环寿命的增加带来综合成本下降有关。”

此外,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高纪凡也分享了他的观点,“我是坚定不移地认为,可以构建一个完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

不过,他也呼吁,光能、储能、氢能,以及智能电网端、用户侧的玩家,要站在同一个愿景下进行系统性思考,系统性地进行协同推进。既不能形成搞光能、储能的人不管电网的事情、不管用户的事情,也不能说电网公司认为没有能力来接纳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把所有的责任都交给电源公司。

“所以充分地开放协同才是关键,我们也希望未来能够和电网企业之间做更深度的开放。”高纪凡总结时强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