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武瑛港 朱萍 北京报道4月20日,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信息,上海全市疫情近日呈下降趋势,单日新增报告100例以上的街镇已经连续3日降低,社区扩散得到有效遏制。

浦东、闵行、松江、青浦和普陀等5区近3日疫情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徐汇、杨浦、虹口、长宁、宝山和嘉定等6区疫情总体处于平台波动状态;黄浦区疫情仍在小幅上升,静安区疫情上升趋势趋缓。奉贤、金山和崇明等3区疫情持续低位,金山区和崇明区首日达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上海疫情防控受到全国人民关注,为进一步推动科学、精准疫情防控,发挥数字医疗优势,保障居民就医用药和健康需求,近日,“科学战‘疫’共同守‘沪’——新冠疫情科学防控专家研讨会”在线上举行,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互联网医疗分会主办。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促会会长、中国医促会互联网医疗分会主委韩德民表示,依靠上海的医疗条件、医务人员数量,以及全国各地大批医务人员的支援,“以快制快”在上海具有实施基础和条件。所以,尽管疫情防控压力很大,但是上海整体的疫情防控在初期组织管理受到一定冲击的情况下,现在已逐步进入有序管理的状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节点。

韩德民进一步表示,在疫情暴发的关键区域,封控在家的居民就医问药需要得到保障,特别在上海居民的用药方面和慢病管理方面需要有新的办法,数字医疗服务平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很大的考验。

互联网医疗需求上升

根据相关研究,疫情期间国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明显增长,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线下诊疗资源紧张,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复诊、药品配送等服务,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成为抗击疫情的另一战场。有数据显示,与疫情前相比,互联网问诊量在疫情期间同比增长近20倍,电子处方量增长近10倍。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疗信息研究所所长、中国医促会互联网医疗分会副主委于广军表示,在2020年,因为疫情防控等因素,互联网医院得到快速发展;在2021年疫情相对可控期间,互联网医院主要在推动医院的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上海疫情再度暴发,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时刻。

于广军表示,在2022年3月1日至4月12日,随着上海本土新冠疫情确诊人数不断攀升,上海市儿童医院互联网医院核酸检测需求大量释放,在线咨询量在封控以后再度增长,在线复诊量也有明显提升,而且首次出现了线上的服务量远超过线下门诊量的现象。

据介绍,在线复诊主要以满足慢病配药为主,在儿童方面占比较多的是内分泌科和儿保科慢病配药,以及眼科、神经内科等配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研究人员分析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互联网医疗凭借其突破时空的便捷特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独特优势。同时,互联网医疗打通线上咨询、医保支付、药品配送等环节,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缓解了线下诊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韩德民也表示,疫情影响下,互联网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很多数字化医疗服务平台打通了线上复诊、电子处方以及医保药品输送的流程,还能发挥远程专家会诊的协调作用,这些数字医疗平台提供数字医疗服务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很好地总结下来,为百姓正常的寻医问药和慢病管理需求保障提供新的经验。

据了解,早在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已发布通知,鼓励“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有序发展,要求各地推广普及疫情防控期间有效做法,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推动远程医疗、预约诊疗、信息化便民服务、在线支付、药品配送、健康管理等服务。并强化互联网医疗技术和能力储备,探索纳入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

药品配送难题怎么破?

本次上海疫情期间,在互联网医疗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如何解决物流配送难成为了重要问题。

于广军表示,2022年,其所在互联网医院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医疗问题,而是保障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物流问题,成为互联网医院投诉的首位问题。“该怎么办?我们医院组织志愿者生产自救,让医院的药学部组织志愿者来配送。”

微医创始人、中国医促会互联网医疗分会常务副主委廖杰远也表示,在上海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上海的医务人员都处在超负荷救治工作之中,而上海的慢病、重症患者超过120万,他们的“就医保药”成为艰巨的挑战,而在慢病重症患者的就医保药过程中,最难的就是“最后100米”。“我们也曾紧急协调和联络各家配送机构,但是配送机构各自都是困难重重。”

针对目前上海地区配送难问题,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微医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医疗、医药机构发起“上海就医保药应急平台”,应急平台成立后,上海瑞金医院的药品配送效率逐步恢复。

但是廖杰远表示,这也还只是“杯水车薪”,因为全上海约有1.3万个小区,如果都按照点对点配送,在上海当下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几乎不可能真正解决老百姓就医保药的问题。希望在上海的每一个小区里,都能有一位具有医护背景的居民担任“社区健康大使”,如果为每50个健康大使配备一位药品配送人员,进行专门对接,只要有260位药品配送人员,就能够服务于上海1.3万小区的重症慢病患者。

除了配送问题,于广军还指出,互联网医院质量管控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医院首先是“姓医”,它的核心是为治病救人服务,不能成为药品电商,这是质量管控方面的一条底线;再者,互联网医院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要能够更加好地融合,现在很多医院互联网医院和线下医院的系统还是两张皮。

另外于广军还对国内互联网医疗发展提出五条建议:第一,建议设立互联网就医热线,指导合理就医;第二,建议加快建立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解决药品供应链瓶颈;第三,希望能够优化政策,激励和监管并重,推动分级分类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第四,建议进一步拓展医疗服务范围,在约定条件下将出诊业务纳入互联网医院的范围,借鉴国际上将第二诊疗意见作为互联网医院重要业务的内容,以及结合互联网医院来探索远程慢病的监测和干预。

最后,建议推动互联网医疗生态的整体优化,包括慢病管理、商业保险合作,以及第三方检验检查、快捷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结合,推动整个业态的进一步优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