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王峰报道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近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历时久、实践丰富,但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进入智能阶段后,面临生态剧变,需要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详细分析了智慧教育对教育场景的深层次变革,及其背后的技术路线敷设及走向。他还具体解读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双师服务”开放辅导平台等具体的教育数字化案例。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 受访者供图)

教育信息化进入智能阶段

《21世纪》: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远程教育等教育信息化实践,随着技术和模式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阶段性特征?

余胜泉: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经历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主要阶段。当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正处在向智能化时代的智慧教育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

数字化阶段指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媒体、资源的主要形式从广播、电视等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模拟信息到数字信息的转变,提升了工作效率与教学效果。

网络化阶段指21世纪前20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促进数字化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进行汇聚,实现优质资源普及和共享的时期。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孤立信息向全面流通信息的转变,出现了新型的教育服务与学习形式。

智能化阶段指进入智能时代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过程中的数据挖掘、智能服务实现,迈向智慧教育的全新时期。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主动智能教育服务的实现和教育生态的重塑,全方位推进教育的转型与变革。

《21世纪》:在智能时代,能否展望和描绘一个具体的学习场景?

余胜泉:2020年开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已经体现了巨大的优势和作用,但我认为,把面授式教学搬到线上,不是中小学的长期实际需求。在线教育的未来方向不可能颠覆学校教育,而是跟学校教育融为一体。

未来,课程的知识性部分将会由互联网提供,可以大幅度提高效率。课程的育人部分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性学习的或是探究性学习的形态。课程实施方式将越来越多地强调融入真实的情景,体现出个性化、适应性、跨学科的课程形态。

智能技术不是要替代教师的劳动,而是要增强教师的能力,会减少教师机械化、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考试、组卷、阅卷评分、成绩统计等。教师的主要工作转向对人文底蕴、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协作与协同、跨文化交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智能时代,学习者不再只是接受已有的、可靠的知识,而是通过协同的社会知识建构过程,突破自己以及所在群体的原有的认知水平,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拓展群体的知识边界。

学生的学习将不仅发生在教室里,也发生于信息空间中,体现出终身、全面、按需获得的特点。学校不再作为静态知识的仓库,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群体智慧的交流与成长的空间。

《21世纪》:数据是智能时代的基础,也是实现智慧教育转型与变革的前提。请简单介绍一下在智慧教育体系中,教育大数据是怎样收集、流动、利用的?

余胜泉:数据来源于软硬件环境。在硬件设备层面,在个人电脑、平板手机等基础上,还包括传感监测、语音识别、手势输入、触摸控制、计算机视觉、脑电感知、智能笔等相关设备的接入。在软件平台层面,包括感知学习者的知识状态、学习风格、学习方式、能力水平等知识与学习层面的信息。教育环境中种类众多、数量庞大的各类设备之间的无缝、远程协同,为数据汇聚提供支撑。

智慧教育所分析处理的学生数据类型包括体质数据、生活状态数据、情感数据、课堂表现数据、作业与考试数据、在线学习日志数据等。借助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技术,从海量教育数据中实现对学习者认知特征、学习规律的深入理解与精准诊断,从而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

这种服务不仅体现在学习资源、学习内容的提供,也体现在学习活动、学习同伴、教师教学资源、育人知识、评价方案、教研活动支持、教师培训、教学管理和综合集成等方面,是涵盖学、教、育、评、研、训、管、服的全方位教育服务。

云网融合的技术路线

《21世纪》:教育信息化更加“高精尖”,对于广大学校来说,会不会带来应用难度和障碍?这要求智慧教育运营模式进行怎样的调整?

余胜泉:确实,仅仅借助信息技术简单辅助教育已无法满足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但持续推进智慧教育面临着结构性困境: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碎片化、智能技术增大维护管理的复杂性、教育信息系统缺乏持续的维护、教育应用动态多变开发难以及校园网络安全性易受挑战等。这些问题提高了智能技术的应用门槛,增大了智能技术管理维护的复杂性,使每个学校都成为智能技术的拥有者变得困难。

因此,要将一次性的软件购买转变为持续的服务使用,构建以“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为原则的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智慧教育服务生态的重点不再是平台建设、资源建设,而是教育服务。学校从高端技术的拥有者转变为高端技术支持下的服务使用者,企业由智能技术的软硬件售卖者转变为智能技术支撑的服务提供者、维护者。

《21世纪》:转向服务的智慧教育生态,对技术路线提出了什么要求?

余胜泉:网络架构要转向云网融合。网络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资源云化,云计算根据业务需求调度网络资源,“云”和“网”高度协同实现网络资源弹性适配云服务,云服务依靠云化网络将服务分布式地部署到用户近端,保障业务应用高速、稳定、可靠。

《21世纪》: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不同层级的教育信息化系统应该如何搭建,协同配合?

余胜泉:我认为,云网融合的服务架构应包括能力服务层、区域共享层和服务汇聚层。

能力服务层包括国家级和企业级通用服务。国家级通用服务的重点是为教育服务生态体系建立国家级教育服务注册与监管中心,它将不同企业、部门提供的云教育服务汇聚到云中心平台,并详细描述各类服务的地址来源、属性、技术接口、市场价格、内容分级等信息,为教育服务的调用提供帮助与指导。

区域共享层聚合区域内的教育数据、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学习空间、教育管理系统、教学教研系统等基础性教育业务平台,提供SaaS应用支撑区域学校集体备课、网络研修、学科教学和管理决策,促进区域教师、学生、管理者和家长等信息化应用主体协同发展。

服务汇聚层在学校近端通过边缘计算构建教育服务汇聚系统,聚集的用户数据、情境数据、服务数据构成学校的基础数据库,存储在学校近端私有的边缘云数据中心,为学校领导提供全局性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

教育数字化应用可能性

《21世纪》:能否以一个具体的教育信息化产品为例,阐述云网融合的架构如何应用?

余胜泉:比如网络云考场,已在研究生招考、艺考、特殊时期的高校期末考试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远程考试不同于传统的线下面对面考试,需要分布于各地的考场同时集成考场编排、智能组卷、身份认证、音视频通话、权限控制等功能模块。这样一个平台的研发与运行投资巨大,一般学校无法独自承担,这使校方必然采用服务租用的形式完成考试工作。

采用云网融合的服务定制模式,有考试组织需求的单位不再需要自己搭建、维护考试平台与硬件设施,直接打包购买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即可获取所需服务,从而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整个考试流程的设计和管理上。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获得比自行组织更优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21世纪》: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近日上线,平台汇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海量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级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功能上还有哪些延展空间,在功能上还有哪些拓展的可能性?

余胜泉:平台汇聚了海量、优质的资源,对教育发展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面向农村、薄弱地区等缺乏资源的地方,尤为重要。但如果从智慧教育的角度来看,未来进一步演进的方向可以有:

第一,对资源进行系统化的语义标记,通过智能推荐技术实现从“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的转变;

第二,架构进一步服务化,将国家云平台的各种优势功能嵌入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系统及网络空间中,实现一种新的服务生态;

第三,进一步形成服务架构的标准体系,形成教育服务注册与监管中心,汇聚教育行业有价值的信息化服务,提供云网融合定制服务,真正成为国家智慧教育的发动机。

《21世纪》:北京市几年前就推出了“双师服务”开放辅导平台,对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服务学生个性化需求有重要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承担了“双师服务”平台运营工作,目前这个平台使用情况如何,其经验有无规模化推广的可能?

余胜泉:服务比资源、平台更重要,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提供的不仅仅是系统和平台,更关键是近三万教师的面向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服务,真正让老百姓有实在的获得感。

该项目有效实现了优秀教师智力资源的线上流转,扩大了优质教师资源的影响范围,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有益补充。

未来这个项目完全可以面向全国推广,按照云网融合的架构搭建面向全国的开放型在线辅导平台,通过服务组件的方式,嵌入各类学校的网络空间中,为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开放辅导提供能力支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