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志锦 上海报道
3月17日晚间,央行公告称,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央行第三次仅降准25bp,显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后续结构性政策仍将是侧重点。当前降准有助于宏观经济进一步企稳回升,同时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此次降准是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的措施之一,后续或还有其他稳增长措施推出。
(资料图)
据央行相关数据测算,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规模在5300亿元左右。从市场影响看,当前降准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对资金拆借、债市构成直接利好,股市、汇市、房地产的影响还需观察。考虑到此次降准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限,后续如果有没有其他措施配合,LPR调整的概率也不大。
为何降准?和以往不一样,此次央行降准并未同步发布答记者问。但央行公告指出,降准的目的旨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可见,服务国内宏观大局仍是考虑是否降准的核心要求,而当前虽然宏观经济已企稳回升,但仍需进一步努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5.5%,增速均较去年12月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5%,由降转增;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至5.7%。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1-2月份经济运行整体上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当然也要看到,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增长趋于放缓,主要经济体通胀问题比较突出,地缘政治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从国内来看,目前经济仍然处在初步恢复阶段,一些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稳定经济运行、促进经济整体好转还需付出艰苦努力。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表示,今年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两会后就降准,一方面体现政策的“有力”,另一方面在一季度尽早发力,讲求了政策的节奏,有利于宏观经济开好局起好步,稳固年初以来的良好恢复势头,改善预期提振信心。
央行公告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之一在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而近期,DR007高于7天逆回购政策利率,显示资金面偏紧。“虽然央行公开市场连日净投放、3月MLF超额续作,但是本周资金面一度延续紧势,主要回购利率延续上行,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迫近2.3%关口与七天期利率形成倒挂。”沪上某国有大行债券交易员表示。
相比而言,降准所提供的流动性期限最长、成本最低,一方面可以缓解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的局面,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货币创造过程中的流动性约束,降低银行机构资金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此外,美联储3月很可能暂停加息、国内物价平稳也为降准提供了条件。物价方面,2月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2月PPI同比下降1.4%。
外部约束方面,2月下旬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25BP,3月上旬美联储部分官员的鹰派言论使得加息预期上调至50BP,但近期硅谷银行风险暴露后市场预计美联储3月将暂停加息,即使加息幅度也会较小。虽然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但需考虑外部均衡。
“此次降准意味着在当前物价形势稳定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GDP增速较快反弹。其中,降准是政策组合拳的一部分,其他还包括持续加力促消费、短期内保持基建投资增速处于接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水平等。”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释放流动性5300亿3月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易纲回应降准降息问题时表示,2018年以来我们14次降准,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降到不到8%,不到8%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应当说不是像过去那么高了,但是用降准的这个办法来吐出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还会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来综合地考虑对经济的支持,使得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据记者梳理,2018年以来央行历次降准幅度大多是50bp或100bp甚至更多,但2022年两次降准幅度均为25bp,此次是央行第三次仅降准25bp,显示央行珍惜货币政策空间的意图。
据记者梳理,关于货币政策空间的讨论最早由易纲2018年10月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的发言及答问时谈及,背景是中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市场关注货币政策如何应对。
根据央行官员的发言梳理看,货币政策的空间指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利率两项重要的总量工具,而且指向下调的空间。利率方面,这个空间指政策利率和零利率的距离。当利率到零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央行将被迫入场QE。
存款准备金率空间方面,主要和历史上比、国际对比,对比时还考虑到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而最近几次降准,法定存准率5%的机构不再纳入,因此某种程度上5%可以视为目前法定存准率的底线。
考虑到此前超过4000家中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降至5%,降准的机构可能主要在国有大行、股份行及部分头部城商行、农商行。据央行披露,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6%,离5%仅差260BP。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末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存款规模约265万亿元,但考虑到法定存准率5%的机构不再纳入降准范围(存款占比在两成左右),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在5300亿元左右。
央行表示,下一步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青认为,降准落地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朝着宽松方向调整,短期内实施政策性降息的可能性很小。在一季度经济回升势头已经确立的背景下,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称,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的要求下,结构性引导或是未来政策重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或指向稳增长财政加力、货币配合,更加侧重结构性引导。
央行副行长刘国强3月初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供给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做到有进有退,对一些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结构性货币政策会给予较长期的持续支持。比如说普惠金融领域,对一些阶段性特征比较明显的结构性工具要及时退出,当然退出时不要急转弯。
市场影响几何?当前降准有助于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对资金拆借、债市构成直接利好。降准的消息公布后,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国开20”收益率下行1.2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04”收益率下行0.5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2附息国债24”收益率下行1.75bp。
一般而言,降准对股票等风险资产构成利好,但股票市值更多取决于企业经营业绩。汇率方面,降准后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整体波动不大。究其原因,降准是货币政策宽松的操作之一,可能会导致人民币贬值,但如果后续宏观经济企稳,汇率也会升值。此外,汇率是比价关系,既要看国内经济情况,也要看他国经济情况。
房地产方面,伍超明表示,此次降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1-2月份房地产销售、投资、新开工等指标全面改善,但仍为负增长,未来恢复仍存不确定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仍需政策加力护航。降准有助于维护合理充裕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满足房企和居民的合理融资需求。
市场也在关注后续LPR是否会变动。按照现行LPR报价机制,报价于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的方式形成报价。从历次LPR调整看,如果MLF利率下调,那么LPR必下调。在MLF利率不变时,LPR有过两次下调,主要因为存款利率下调、降准降低资金成本。
考虑到此次降准在3月27日才生效,那么3月LPR大概率不变。而如果没有其他降低银行资金成本的措施推出,4月LPR也可能保持不变。比如2020年1月、3月两次降准释放流动性1.35万亿元后,3月LPR也未必,而此次降准和去年12月两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规模约1.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