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陈红霞、实习生田舒琪 武汉报道 1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位于湖北武汉的东湖高新区(也称“中国光谷”)获悉,自2011年以来,中国光谷已累计认定瞪羚企业1500家。2021年,559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近300亿元,同比增长58.1%,“亿元光谷瞪羚”达74家。该区还推动一项企业创新积分平台上线,企业凭借积分可获银行“积分贷”,引导金融资本加大了对创新体系的支持力度。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勇强表示,“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

武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峰介绍,2022年,武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超过8500家,高企的总量预计突破12000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

自2022年9月平台试运行以来,光谷已与10余家银行建立合作,为156家科技型企业提供担保授信1.02亿元。光谷还与工商银行合作全国首创数字积分贷产品,未来3年,将为创新积分企业预授信20亿元。

张勇强表示,“高新区的发展离不开企业,长期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瞪羚企业为主的科技企业发展。”2022年,东湖高新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0亿元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招商引资规模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光谷瞪羚企业的数量由2011年的30家增加到2022年的559家,上市企业累计20家,独角兽企业7家。

“我们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赵峰介绍,2022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增速预计达到12%。在服务力度加大方面,全市已经建立了科技金融工作站42家,入驻的投资机构、银行以及担保机构的服务员已经有200多人。

政策工具的支持为武汉科技型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截至2022年9月,全区共有9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近九成曾入选光谷瞪羚。1500家光谷瞪羚中,有356家光谷瞪羚入选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榜单,占全省科创“新物种”企业的33.7%。

同时,光谷瞪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21年平均每家企业研发投入近800万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高出全区水平5.8个百分点。2022年以来,1500家光谷瞪羚中有超90家获得股权融资,获得股权融资企业数量占全省的43.1%,占全市的49.1%。94家企业近三年合计获得超64亿元的股权融资。2022年新增4家光谷瞪羚企业上市,累计已有20家光谷瞪羚成功上市,从入榜到上市平均历时6.9年。高新区出台股权激励代持基金专项政策,累计支持30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累计放款5.61亿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是目前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而民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面临四个问题。”长江证券副总裁王承军表示,“首先是创新性人才从哪来。其次是创新型企业如何管理,很多创新型企业家更关注技术、市场,但公司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创新的资金从哪来。此外,对创新企业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王承军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是人才问题。2020年、2021两年,在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这三大板块,上市前后员工人数的增长和研发人数的增长率都超过10%,有的超过20%,也就是说资本市场对创新、创业型企业赋能直接体现在研发人员的扩张方面。研发人员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也有所提升,博士生的数量和增长率都达到1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企业上市的财富聚集效应使上市公司成为对人才非常有吸引力的主体。”其次,他认为,上市本身就伴随着募集资金,创业板、科创板每年的融资额都在千亿元以上级别,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去进行研发投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