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资料图)

4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知识产权日”。4月21日,北京市检察院举行发布会,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2022)》。据透露,北京市检察机关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监督案件总数首次反超刑事案件数,民事、行政监督案件收案数近三年平均年增长72.9%。知识产权侵权手段不断升级,呈现与网络犯罪甚至诈骗犯罪交织融合的趋势。

据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杜邈透露,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不断提升与网络、金融等领域交叉案件的办理能力。完善检察办案保护创新创业容错机制,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探索检察环节矛盾化解机制,实现最优保护效果。

企业员工外泄商业秘密问题仍然突出

202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审查逮捕案件171件,受理审查起诉案件93件。受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204件,行政监督案件95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44人。

白皮书总结了知识产权检察案件的特点:

一、民事、行政监督案件数量上升。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监督案件299件,收案数近三年平均年增长72.9%,民事、行政监督案件总数首次反超刑事案件数。民事监督案件以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为主,占案件总数的70.6%;行政监督案件以商标授权确权纠纷为主,占案件总数的90.5%。

二、涉老字号知识产权案件占比较大。涉老字号知识产权案件既包括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传统的刑事案件,也包括不正当竞争和侵害商标权纠纷、商标无效和撤销争议等民事、行政监督案件。其中涉老字号案件占刑事案件总数的三成以上。

白皮书指出,伴随“国潮”消费逐步兴起,有的市场主体花式“蹭”老字号,借用老字号的知名度使消费者产生误解,有的市场主体恶意抢注老字号,损害老字号企业及消费者合法权益。如办案中发现,部分商家无正当理由在店铺招牌和牌匾上使用某老字号名称,还有个别主体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注册囤积与老字号类似的商标。

三、侵权手段交叉化、链条化趋势明显。白皮书指出,知识产权侵权手段不断升级,呈现与网络犯罪甚至诈骗犯罪交织融合的趋势。行为人利用虚假材料获取著作权授权或者登记,甚至假借“合法”外衣骗取高额授权使用费。此外,知识产权犯罪呈现链条化、跨地域、产业化等特征,增加了全链条打击难度。

如海淀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行为人在多地成立多家关联公司,组织多名人员对品牌交换机等产品进行加工、贴标、改号、擦拭翻新、上机测试、打磨、喷漆等。检察机关针对涉案人员较多、犯罪链条复杂、侵权行为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深度挖掘电子数据,对侵权链条进行精准“画像”,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刑事责任。

四、企业员工外泄商业秘密问题仍然突出。

“商业秘密是企业存续、创新的命脉和根基。在数字经济时代,大量作为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一旦在互联网上披露,其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对权利公司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白皮书指出。

本次发布的2022年度北京市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中就有一起相关案例——牛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行为人曾系某科技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程序员,离职前将工作期间参与项目所编写的源代码库多次上传至公开平台,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源代码同一性比对、侵权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等关键问题,检察机关启动技术同步辅助审查机制,成功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起诉并获判决,发挥刑事震慑作用。

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北京市检察机关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履职职能。

据杜邈介绍,北京市检察院建立多层次专业辅助办案机制。印发《北京市检察机关聘请技术调查官辅助办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工作办法(试行)》,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组建技术调查官库,将该机制引入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领域。邀请国家知产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助北京中心选派专利审查员担任技术调查官,目前已参与案件6件。市知识产权局选派五名专家作为检察机关特邀检察官助理,全程参与案件办理。为解决更加复杂的新型技术难题,聘请23名知名高校专家以听证员、专家咨询库专家等身份,参与案件30件。

并且,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提升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北京市检察机关将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紧密结合,通过“随案会诊”帮助企业填补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漏洞,构筑风险防控体系。紧密结合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管理漏洞,向商场、网络平台等制发检察建议53份,助力市场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如大兴院在办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中适用涉案企业合规机制,在此基础上联合区知识产权局、区工商联发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南》,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下一步,北京市检察机关将聚焦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与重点科技园区的检察联络机制,强化对“卡脖子”核心技术的保护。加强对老字号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注重历史古迹文创保护,稳步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通过办理案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并且,创新履职方式,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机制。依托首都特色检察品牌建设,提升与网络、金融等领域交叉案件的办理能力。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大数据模型建用效能,扩大案件线索来源。健全多层次的专业辅助办案体系,完善技术调查官库,探索重大核心科技领域专家委员会咨询机制,为司法办案提供专业支撑。完善检察办案保护创新创业容错机制,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持续探索检察环节矛盾化解机制,实现最优保护效果。

此外,凝聚多方力量,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大平台建设。加强与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等相关单位的沟通合作,开展重点领域和重大案件联合执法司法行动,进一步畅通执法司法衔接机制,推动构建跨领域、跨区域联动保护体系,协同保障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