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佳雯 北京报道 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当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培养内容,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到,在技工院校中普遍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技工院校源自企业。计划体制时期,多数技工学校由企业兴办,实行“产训(生产和培训)结合”,与企业形成了天然的紧密联系。但在过去,技工院校在产教融合的政策中鲜少被提及。
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式是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技工院校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具体有什么措施?
对此,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在发布会上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企业所办的技工院校,其实习实训条件更接近生产实际,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企业需要,所办专业与企业生产结合更紧密,特别是一些特有工种相关的专业往往无可替代。”
王晓君指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校企联系日益深入,经历了从校企结合到校企合作,再到校企融合的过程。因此,技工院校在招工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职业培训、内部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普遍与企业深度合作,通过多方努力,实现行业企业得人才、职工学生得技能、技工院校得发展的多赢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近年来,人社部积极推动技工院校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1年先后印发《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和《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支持技工院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和优质技工院校多元主体组建技工教育联盟(集团)。
技工教育联盟(集团)是技工院校、行业企业等组织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形成的合作方式,其本质是校企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共享,提高场地、设备、师资等利用效率。2022年,人社部确定了第一批32个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集团)建设院校。通过技工教育联盟(集团)的建设,主动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促进校企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制度和技工院校与企业深度融合的工作网络体系。
王晓君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将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完善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引导企业深度参与技工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不断优化产教融合合作模式,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