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之际,如何巩固成果,助推进一步发展,被纳入了立法议程。
8月28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教育部今年7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9.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只差“临门一脚”,“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近年来得到显著缓解,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人口变化影响幼儿园规划布局,地方财政压力增加社会投入不足等短板。
专家指出,如果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定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和分担、学前教育的规划布局和监督体制等,学前教育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恐怕难以固化和持续。
如今,我国拟制定学前教育法,及时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科学规划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据报道,草案共8章74条,包括总则、规划与举办、投入与保障、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等主要内容。
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变动趋势给学前教育带来了深刻影响。从2003年到2022年的20年间,幼儿园在园人数增长了2.3倍。其中,从2004年开始,幼儿园在园人数连续17年增长。
然而,随着近几年出生人口下滑,幼儿园在园人数2021年出现负增长,比上年减少13.06万人。2022年在园人数负增长加剧,比上年大幅减少177.66万人。
(近年全国幼儿园在园人数变化情况 来源:教育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因适龄幼儿减少,幼儿园关停将不可避免。但如果以此为契机,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小园小班”建设,提高师幼比,并推进托幼一体化,把2至3岁幼儿的托育纳入幼儿园,将有助于拓展和优化现有学前教育资源的配置。
3-6岁生源减少,可否把0-3岁生源纳入学前教育?
对此,草案明确将学前教育界定为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对三周岁到入小学前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中国政法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主任李红勃指出,法律强调严格的概念界定,《学前教育法》所调整的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属于广义上的学校,这就要求学前教育的对象具备起码的理解力、控制力和行为能力。
“从法律概念出发,对0-3岁婴幼儿一般只实行保育,而不是学前教育,这是国际惯例。社会对0-3岁托育的期待没有错,但不宜纳入学前教育法调整,而是要建立单独的保育制度。”李红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杨合庆近日表示。
这涉及学前教育的资源供给和经费保障。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4.68%,增幅遥遥领先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各级教育。
2022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但其中,普惠性幼儿园24.57万所,比上年增加1033所,占全国幼儿园的比例84.96%。
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背后离不开各级财政经费的投入和补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他在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论证时,曾测算学前教育经费占地方教育经费比例要达到9%。
但在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有一定困难。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时,西部某省公办园占比56.22%,离该省预期公办园指标60%少了3.78个百分点。
“经费不足,公办园建设滞后于幼儿人数的增长速度,公办园的数量不足、学位紧张,以至于一些地区解读公办幼儿园要摇号。”该省一家公办幼儿园园长说。
除了影响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布局,经费投入还会直接影响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和待遇提升。
2021年,全国有319万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其中超过39万人只有高中阶段甚至高中阶段以下学历。
上述幼儿园园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当地近年来大力新建幼儿园,但幼儿园教师供给滞后,无奈之下只好招录了一些中专学历的学前教育毕业生,上岗后边工作边提升学历。
“幼儿园教师招聘难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待遇不高,幼儿园教师工资比不上本地公务员,对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幼儿园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流动性强的特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骨干教师紧缺。”她说。
储朝晖说,2008年他参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论证时,曾测算2010年后每年需要培养20万幼儿园教师。
“当时全国本科、专科、中等师范培养的所有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3万人。随后的发展证明,全国确实每年都新增十几万幼儿园专任教师。”储朝晖说。
“缺乏经费保障,势必会影响幼儿园教师招聘、工资待遇的保障,所以真正重视学前教育,需要完善经费保障,尤其是民办普惠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补贴要到位。要把学前教育经费和幼儿园教师队伍补充、学历提升协同解决。”储朝晖说。
坚持政府主导据报道,草案明确,发展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举办为主,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
草案同时提出,遏制过度逐利,禁止利用财政性经费、国有资产等举办营利性民办园;禁止社会资本通过兼并收购、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公办园、非营利性民办园;幼儿园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作为企业资产上市。
2018年之后,境内外上市的幼儿园资产正陆续剥离。
8月8日,威创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金色摇篮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100%的股权以2.33亿元的价格转让。2015年时,威创股份以13.77亿元的总价收购了上述两家连锁幼儿园公司。
2019年7月初,秀强股份的幼儿教育资产就完成了交割。年报显示,剥离的公司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共计66家,剥离前的收入占比已降至8.92%。
2022年3月,在美国上市的红黄蓝发布公告称,上市公司放弃对国内直营幼儿园业务的协议控制,实现对直营幼儿园的剥离。此后,红黄蓝股票名称变更为GEHI。
网龙副董事长梁念坚近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介绍,网龙海外教育业务将与GEHI合并,而合并实体将在交易完成时更名为MYDN.AI。这意味着,曾经的学前教育第一股红黄蓝或将完全退出资本市场。
草案还明确,幼儿园应当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不得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孩子升入大班后,幼儿园还是偷偷给孩子讲拼音、教写字,后来据说被举报到了教委,幼儿园白天讲得就少了,改为每天给孩子布置作业。”北京一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说。
幼儿园“小学化”需要协同治理。这名家长说,“有的孩子幼儿园毕业后去了社会上的幼小衔接班,继续学拼音和数学,因为听说对口的小学教学很‘激进’,不是零起点教学。”
这就需要协同治理学前教育校外培训机构。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 “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
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负担的意见》要求,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
从小学推动幼儿园“小学化”治理也已提上日程。2021年,《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法,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杨合庆近日指出,总体上看,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及时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正恰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