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逯彦萃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晓静
【资料图】
6月30日一大早,濮阳市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村委会院外自行车铃响起。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例行签到后,骑上“专车”出发,开始了每天的“扫街”行动。
年过古稀、当了43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常更立,骑车仍然是“一阵风”,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到暑期返乡大学生家里问问他们的假期打算,到村集体企业里看看经营情况,一路上还不忘“挑刺”街边卫生“死角”……
“俺村的村民商量给我配辆小汽车,我不同意。”常更立说,“一是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老,二是集体的钱不能乱花。”
钱应该用到哪儿?用到办村集体产业上去。“产业发展起来,集体有活钱儿,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才是支部书记该干的正经事儿。”常更立说。
这些年,常更立带领全村创办了农贸市场、10多家企业,村集体各种资产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2亿元。通达建筑公司收入60万元,黄焖鸡店租金收入8万多元、喜相逢酒店租金收入3万多元……积少成多,2022年西街关村村集体收入高达600多万元。
收入再多,账不能糊涂,每一分钱都该用到百姓身上。常更立拿起财务室的账本,讲起一笔笔账目如数家珍:这几年,村里投资4000万元建成现代化养老服务中心,投资1000万元建成创业园,投资500多万元建成标准化幼儿园。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不用外出打工,年底能分红。
“能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全靠大家伙儿。”这是常更立挂在嘴边的话。为了把村子治理得更好,全村被划成了6个网格,每个村干部分包一个网格,200余名党员分包635户群众,每周至少一次入户走访,记好民情日记:高龄老人的免费体检做了吗,残疾人家庭缺不缺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大学生申请的补助到位没有……所有村干部、党员都转起来,村里的大事小事就不难办。
转起来的不仅仅是村干部,还有全体村民。
如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我们靠文体活动来提升村民的凝聚力。”常更立指着村史馆的一排排“长龙”和大鼓说,敲鼓、舞龙是我们村的传统,逢年过节、店面开业,我们都会舞龙,不仅能锻炼身体、提振精气神儿,更能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村民同心,其利断金。有了这股劲儿,村里的舞龙队舞出了村庄,舞进了城市,还登上了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大舞台。“你看,这张照片就是咱村的舞龙队在春晚郑州分会场上的留念!”常更立骄傲地说。
如今的西街关村,不仅有村党支部书记这棵“常青树”,更培育出全村一片“向阳林”。
自去年“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村党支部把任务分解成“五盏灯”,每个村干部领“一盏灯”,用“亮灯”“灭灯”的方式再加压。
7月1日傍晚,80名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庆七一村晚”正在进行,不少节目取材自该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晚会现场传来歌声,也是村民的心声:“现在这生活真好,笑着过、唱着过!”
党支部书记名片
插图/王伟宾
常更立,1949年出生。自1980年12月当选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常更立坚守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把一个原来没有集体收入的西街关村,变成了现在集体年收入600余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