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一回……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诗,的确很美,特别是“阶下花枝冷艳,堂前佛火微茫”二句。

来看宋人郑樵的《漫兴·其五》:

漫兴·其五


(资料图)

初秋一雨新凉,

子夜长吟未央。

阶下花枝冷艳,

堂前佛火微茫。

——宋·郑樵

题解

漫兴,谓即兴而作,率意为诗,并不刻意求工。由于创作态度无拘无束,情感便如大江大河,一泻千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不尽则言长,因此,以“漫兴”为题的诗词,一般以“组诗”“组词”的形式出现,如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方回的《漫兴九首》、辛弃疾的《卜算子·漫兴三首》、藩继祖的《南园漫兴一百一十九首》等。郑樵则写了十首,皆为六言体,从幽居之事之景写到人生观价值观,其中以第五首为最佳(凭诗词君个人喜好)。

关于六言绝句,我们曾多次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初秋一雨新凉”,起句平平淡淡,是诗家常谈,可一笔带过。次句“子夜长吟未央”写由“新凉”所引发的“长吟”之事。初秋的“凉”,大概是最接近“孤独”的一种触觉了,文学中有种修辞叫“通感”,即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意觉等不同感觉互通、交错、转换,身体上的凉唤醒了内心里的孤独,孤独便有了温度。一旦孤独,失眠就在所难免了,故“子夜长吟未央”。

最后二句“阶下花枝冷艳,堂前佛火微茫”,写子夜所见,以景结情,此时无情胜有情。

阶下的“花枝”,大概指秋菊。菊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以来便得傲霜凌寒、“色艳群英”之美名,作者以“冷艳”称之,也不显违和。只是,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菊更偏向隐逸、贞秀、淡雅,或许只有在“佛火微茫”的映衬下,它灿艳的一面才得以呈现。“佛火”,指供佛的油灯香烛之火,唐人孟郊在《溧阳唐兴寺观蔷薇花》一诗中,曾描述过佛火与花相映的情景:“忽惊红琉璃,千艳万艳开。佛火不烧物,浄香空徘徊。”以此来看,堂前朦胧的泛着红光的佛火,照在阶下的花枝上,自然将花枝映衬得十分冷艳。

整体来看,子夜、秋雨、花枝、佛火,四种意象营造出一种凄迷如梦、愁艳幽邃的意境,让人恍惚,让人沉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