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生态面临诸多威胁,比如生物多样性急剧丧失、水资源紧缺、垃圾问题等等,已成为世界性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启“绿色革命”,更关注业务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有效推动持续性发展。
(资料图片)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众生的地球(Earth4All)”,鼓励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民众共同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日前,国内医药领先企业——天士力医药集团发布了《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进一步聚焦社会、治理及环境领域,展现其履行“产业公能”的亮点实践和绩效表现,助力产业生态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报告显示,天士力将环保先行、绿色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深度融入其创新中药全产业链。企业遵循“天地人药合一”的药材种植理念,保护中药材基地的生态;生产过程中,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聚焦于水、电、燃气等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改造,加强节能降碳基础设施建设;在产品消费阶段,持续提供符合低碳、环保、可持续理念的绿色产品,降低碳排放、减少能耗,避免产品外包装资源浪费,并做到回收利用。
以创新再造创新,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美丽云南,天士力有两个特别的药材种植基地——普洱澜沧林下三七基地与文山三七基地。企业遵循“天地人药合一”的种植理念,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构建了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三七种植新模式。
在普洱澜沧林下三七基地,天士力创新打造了“高品质、高效益、增收入”的三七林下有机种植生产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立足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禀赋,利用生物多样性“相生相克”和“生境耦合”原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它以药效品质为导向,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化肥,有效缓解了因中药材连作障碍问题导致的土地资源质乏矛盾,同时解决了因农田过度种植中药材导致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及中药材质量下滑的难题。
在云南文山三七基地,天士力提出以新型七杈取代传统木质七杈作为三七棚架的搭建材料,该方法已在万亩基地推广。新型三七棚架采用环保、经济、可循环利用、标准化的镀锌钢制材料。它一方面增强了抗暴风雪、冰霉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解决了因乱砍乱伐造成的林地破坏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天士力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基地的“新型三七棚架”
如今,天士力持续探索避雨栽培、趋避设施、微生物农药等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上的运用,提倡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等不损害土壤理化性质的投入,通过生态种植技术的示范推广、新材料的运用,在提高药材质量、产量,保证药材安全性的同时,保护源头生物多样性。
升级污水处理工艺,保证达标排放众所周知,工业污水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是企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为此,天士力加大力度投资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在其天津总部厂区,污水处理站设计采用“厌氧+好氧+MBR膜”工艺。生产废水主体处理工艺流程为:生产废水→格栅→集水井→调节池→厌氧反应器→好氧池→二沉池→絮凝沉淀池→出水达标排放,满足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12/356-2018)三级要求至市政污水管网,由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污水处理产生的废气也经废水处理组合池顶部通气孔收集后集中处理,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配备先进系统,珍惜水资源水乃生命之源。在现代中药工业生产中,天士力通过配备先进系统,有效节约水资源。该企业采用集成型超高效热水换热系统,确保出水温度恒定,从而彻底消除生产过程中因低温水造成超量用水、延时用水等问题。新系统缩短了生产单次清场时间,节约用水率高达33%。
在回收利用方面,天士力配备了第二代模块化纯化水制备系统。纯化水系统为先进的模块化方案设计,采用RO双级反渗透膜及EDI超纯水处理模块技术,整套模组水率达到75%以上。同时配备浓水回收装置,将浓水排水作为生活热水系统和冷却系统补水,达到100%回收利用。
第二代模块化纯化水制备系统
凭借在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卓越贡献,2018年,天士力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2023年又入选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2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
一家企业的发展,是中国绿色经济时代下的微观缩影。在“美丽中国”与“双碳”目标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努力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型”,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共荣,推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地球环境共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