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实习生蒋乐韵北京报道

5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首届中国“三品”战略峰会。会上,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研究》(下文简称《研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999.2亿元,同比增长13.0%。参加2023年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百强评价的300家企业中,广东、上海、山东企业的入选数量最多,分别为17家、12家和11家。

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预制菜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凸显,尚未形成明显竞争格局,也需要更为完善和齐全的政策体系。未来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将逐步加快,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8500亿元。

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

《研究》显示,在2020年以前,中国预制菜行业以深耕预制菜多年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为主,且主要销售渠道为B端为主,C端少有涉及。而随着疫情的蔓延以及生活节奏加快,“懒人经济”的形成,推动了C端客群对预制菜的需求,市场热度逐渐提升。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5999.2亿元,同比增长13.0%。

快速扩张的市场也吸引了大批预制菜上游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以及下游餐饮类龙头企业的加入,截至2022年底,中国共有预制菜企业7.6万家,较2021年新增3470家。

《研究》还发布了“2023年预制菜竞争力100强企业榜单”(以下简称“百强榜”),入榜企业按2022年营收规模分布来看,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数量较少,而处于低营收区间段的企业数量较多,20亿元以下、20亿-40亿元、40亿-60亿元区间段的企业数量分别为46家、23家和16家,合计85家。

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预制菜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凸显,行业集中度较低,同时也可以看出预制菜行业尚未形成明显竞争格局。未来预制菜需求端对量与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品质也面临更大的考验,从近期预制菜行业收购事件来看,未来龙头企业产业链布局将逐步加快,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百强榜中的即烹类型预制菜企业数量为31家,占比最高,其中安井、西贝等占据榜单领先位置,这也反映在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结构中。《研究》显示,2022年,即烹、即热、即食、即配类型预制菜食品规模分别为2556.3亿元、2093.2亿元、1228.7亿元和113.9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为即烹产品,但其营收增速水平有所回落,从2021年的16.1%下降到2022年的13.0%。

此外,《研究》从预制菜质控能力、标准与创新、抗风险能力、品牌与市场四个维度,评估出了预制菜细分领域的优势企业,三全食品、银祥集团和三只松鼠等企业上榜次数较多,普遍更加注重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仍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方式加强风险管理和控制。

结合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征,上述负责人建议,预制菜加工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消费品“三品”战略,围绕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以智能化、健康化、绿色化为转型方向,进行精深加工技术升级,加大研发投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研究》预测,未来随着C端需求的日益增加、供给端冷链物流等技术的愈发完善,在利好政策及资本注入的推动下,行业将持续扩容,随着入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过8500亿元。

企业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从百强榜企业的地区分布来看,企业最多分布在东部地区,在百强榜中占据64席。其中,广东、上海、山东为前三省份,企业数量分别为17家、12家和11家。

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分析,上述省份均较早布局预制菜产业,而且资源优势显著。比如,上海、广东拥有大量的消费人群,食品行业、企业、工业的基础实力雄厚等优势,山东具有肉蛋奶、蔬菜、水产等原材料排在全国前列、工业生产基础雄厚等优势。另外,广东已经成立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山东成立了预制菜产业研究院,创新资源均位于中国前列。

从预制菜百强企业城市分布来看,入榜数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入榜数量分别12 家、7家、6家,均为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凭借其研发创新、人才集聚等资源优势,占据榜单领先位置。

不过,《研究》显示,预制菜企业存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贯穿一二三产业,能够扩大供应链,发挥规模效应,近年来预制菜生产企业逐步向三四线城市布局,弥补三四线城市餐饮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可以是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更加便利、快捷、安全地享用美食。

目前,预制菜正在成为地方产业布局的新重点。2022年,广东、山东、河南、福建、四川等地相继发布预制菜产业领域相关政策,从提高预制菜产业创新能力、财税政策支持、建设全国重要的预制菜生产基地、推动预制菜加工转型升级等方面,引导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相关政策也日益完善。今年3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对应产业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全国知名地方特色食品产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业化典型案例。

“相比于其他行业,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推动下,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但离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距离,亟待更为完善和齐全的政策体系。”上述负责人建议,政府层面后续还需要在三方面进一步完善支持举措。一是健全预制菜安全标准体系,并加强标准实施的监管,为预制菜产业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二是结合当地特色,完善预制菜相关政策法规,制订预制菜产业专项发展规划。三是加快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作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竞争,提高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