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中国远洋鱿钓渔业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前列,鱿鱼年产量连续10多年居世界第一。同时,中国鱿鱼行业在规范管理、国际履约、科技支撑、市场拓展、产业链建设、行业自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
7月6日,中国首次发布远洋鱿钓产业发展报告。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7月6日上午,2023舟山•中国鱿鱼产业大会在舟山举行,会上发布了《2022中国远洋鱿钓产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中国远洋渔业协会秘书长赵钢作了发布说明。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这是中国首次发布远洋鱿钓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主编单位为中国远洋渔业协会和上海海洋大学,全文13000余字,历时5个多月,由7家参编单位共同编写。《报告》共包括产业规模、远洋鱿钓(秋刀鱼)捕捞、远洋鱿鱼加工、鱿鱼市场贸易、产业推广、国际渔业治理与履约、远洋鱿钓管理体系与行业自律、展望等八个部分,对2022年中国远洋鱿鱼、秋刀鱼舷提网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989年,在王尧耕等先驱带领下,“蒲苓”号赴日本海成功完成试捕任务。上海海洋大学 供图1989年,在上海海洋大学王尧耕等一批远洋鱿钓先驱带领下,中国首次派遣“浦苓号”在日本海开展太平洋褶柔鱼渔场的探索和光诱鱿钓技术试验并取得成功,实现了中国远洋鱿钓业“零”的突破。王尧耕也被誉为“中国鱿钓之父”。经过上海海洋大学几代教授的努力,在前辈们打下的基础上,上海海洋大学陈新军团队再接再厉,开发了大洋性鱿鱼新渔场发现与资源认知新技术,在全球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
为了向鱿钓船及时到达、精准捕捞提供信息支撑,陈新军团队还完成全球9个海域30年鱿鱼资源调查分布图,创建了鱿鱼栖息地模型和鱿鱼资源分布预测图。他们自主开发的鱿鱼渔情近实时预报系统准确率普遍超过80%。
中国远洋鱿钓渔业已从当初日本海单一渔场扩展到西北太平洋、中东太平洋、东南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和西北印度洋等海域,产业规模跃居全球前列,鱿鱼年产量连续10多年居世界第一。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